- · 《玉米科学》栏目设置[09/01]
- · 《玉米科学》数据库收录[09/01]
- · 《玉米科学》收稿方向[09/01]
- · 《玉米科学》投稿方式[09/01]
- · 《玉米科学》征稿要求[09/01]
- · 《玉米科学》刊物宗旨[09/01]
玉米中氟硅唑残留量的检测及膳食风险评估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氟硅唑(Flusilazole)是一种高效广谱的含硅三唑类内吸杀菌剂,通过抑制细胞色素P450酶(主要是麦角甾醇生物合成途径的CYP51)发挥作用,从而破坏真菌细胞膜,使病菌死亡[1]。氟硅唑
氟硅唑(Flusilazole)是一种高效广谱的含硅三唑类内吸杀菌剂,通过抑制细胞色素P450酶(主要是麦角甾醇生物合成途径的CYP51)发挥作用,从而破坏真菌细胞膜,使病菌死亡[1]。氟硅唑已被批准登记用于玉米小斑病的防治[2]。目前已有氟硅唑在水果[3-5]、蔬菜[6]和中药材[1,7]等植物中残留的相关报道。但就其在玉米上的残留及风险评估等研究较少。因此,本文主要对氟硅唑在玉米中的最终残留水平进行研究,并对其全膳食暴露风险进行评估,为其安全使用提供基础数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Waters Xevo TQ-MS超高相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美国Waters公司);ZQTY-70N台式振荡器(上海知楚仪器有限公司);Vortex Genius 3旋涡混合器(德国IKA公司);Quintix124万分之一电子天平(瑞士Mettler公司)。
氟硅唑(纯度99.5%,德国Dr. Ehrenstorfer GmbH公司);30% 400 g·L-1氟硅唑乳油(市售);乙腈(色谱纯,德国Merck公司);甲酸(色谱纯,美国Tedia公司);无水硫酸镁、氯化钠(分析纯,上海试剂厂);40~63 μm PSA填料(安谱公司);0.22 μm有机滤膜(天津津滕公司)。
1.2 田间试验设计
氟硅唑在玉米中的残留试验点为上海、辽宁和山东。最终残留试验小区面积为30 m2,设置3个重复,小区间设保护行,另设空白对照小区。施药剂量分别为 36 g a.i.·hm-2和 54 g a.i.·hm-2(有效成分),施药 3 次,施药方式为喷雾,施药间隔期为7 d。于最后一次施药后30 d和40 d采集样品。从不少于12株上至少采集12穗鲜食玉米(包括玉米粒和轴)2 kg、玉米籽粒1 kg。
1.3 样品前处理
鲜食玉米、玉米籽粒样品各称取5 g,置于50 mL离心管中,加入5.0 mL纯净水,静置10 min后加入10.0 mL乙腈振荡(350 r·min-1)提取30 min,然后加入 5 gNaCl旋涡 1 min,离心(9 500 r·min-1)3 min,取2 mL上清液放入10 mL塑料离心管中(内含150 mg PSA和300 mg无水硫酸镁)旋涡1 min,离心(9 500 r·min-1)3 min。吸取上清液0.5 mL至另一试管中并加入0.5 ml 0.1%甲酸溶液混合均匀,过0.22 μm滤膜后供LC-MS/MS测定。
1.4 仪器条件
1.4.1 液相色谱条件
Waters Acquity BE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 μm);流动相:0.1%甲酸溶液(A)-乙腈(B);流 速:0.3 mL·min-1; 进 样 体 积:10 μL; 柱 温:35 ℃。液相色谱梯度洗脱程序:0~1.0 min,50%B;1.0~2.0 min,50%~80%B;2.0~4.0 min,80%B;4.0~4.1 min,80%~50%B;4.1~5.0 min,50%B。
1.4.2 质谱条件
离子源:电喷雾电离;毛细管电压:2.5 kV;离子源温度:150 ℃;雾化温度:500 ℃;锥孔气流速:50 L·h-1;脱溶剂气流速 1 000 L·h-1;碰撞气:氩气;扫描模式:多反应监测模式。其他条件见表1。
表1 氟硅唑的定性、定量离子对等质谱参数表注:*为定量离子。化合物 母离子 子离子 驻留时间/ms 锥孔电压/V 碰撞电压/eV氟硅唑 316.1 165.1 100 38 26 247.1* 100 18
1.5 膳食摄入风险评估
依据我国的膳食结构和消费数据,结合本试验获得的残留中值和目前已制定的最大残留限量,计算氟硅唑的国家估算每日摄入量(NEDI),计算公式为[8]:
式(1)中,STMRi为氟硅唑在某一食品中的规范试验残留中值,mg·kg-1;Fi为一般人群某一食品的消费量,g·d-1;氟硅唑的慢性膳食暴露风险用NEDI占每日允许摄入量(ADI)的百分比来表示,即膳食摄入风险商(Dietary risk quotient,RQd),RQd≤100%时,表示风险可以接受,处于安全水平;当RQd>100%时,表示有不可接受的风险。
2 结果与分析
2.1 方法的线性范围及检出限
配制基质匹配标准工作溶液进行UPLC-MS/MS测定,在0.001~1.000 mg·L-1范围内线性响应良好,鲜食玉米基质标准曲线方程为y=1 432 942x-505,相关系数r为1.000 0;成熟玉米籽粒基质标准曲线方程为y=2 840 528x+5 219,相关系数r为0.999 7。
2.2 回收率及精密度实验
由表2知,回收试验设置4个添加水平,分别为0.005 mg·kg-1、0.010 mg·kg-1、0.200 mg·kg-1、2.000 mg·kg-1,每个处理5个平行,设置空白对照,按上述方法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显示,氟硅唑在鲜食玉米中平均添加回收率为91.8%~108.0%,相对标准偏差(RSD)≤3.730%;在成熟玉米籽粒中平均添加回收率为101.0%~109.0%,相对标准偏差(RSD)≤2.970%;定量限均为 0.005 mg·kg-1。
2.3 氟硅唑在玉米中的最终残留水平
为了评估氟硅唑的潜在风险,进一步分析了在玉米收获期的可食和可饲用部分中氟硅唑的残留情况。400 g·L-1氟硅唑乳油有效成分用量 36 g a.i.·hm-2和54 g a.i.·hm-2,施药3次和4次,施药间隔7 d,距最后1次施药30 d和40 d后采样检测。辽宁、山东、上海3地鲜食玉米和成熟玉米籽粒中都没有检测到氟硅唑残留(<0.005 mg·kg-1) (表3)。我国规定氟硅唑在玉米中的MRL值为0.2 mg·kg-1[9]。在本试验条件下,玉米中氟硅唑的最终残留量未超过限量标准。
文章来源:《玉米科学》 网址: http://www.ymkxzz.cn/qikandaodu/2021/0119/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