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甘之南

来源:玉米科学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2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尕秀村的两位老人 第一位老人,个子高,背轻微的驼,看起来像一匹骆驼。 不知道他的名字,没来得及问。当我尾随采访团刚刚迈进那个院子,前面进去的人已经在往回走了。他们的

尕秀村的两位老人

第一位老人,个子高,背轻微的驼,看起来像一匹骆驼。

不知道他的名字,没来得及问。当我尾随采访团刚刚迈进那个院子,前面进去的人已经在往回走了。他们的神情有些奇怪,好像发生了什么事。

我还是挤到了老人跟前,并明显感觉到周围有一种说不清的气息在阻隔着我。

“他今天不高兴。”带我们进去的人一边往回走一边说。“好像跟家里人生气了。”

“跟谁生气了?”

“别问了。”

老人用袖筒擦着眼角,跟在往回走的人身后,好像在努力解释着什么。

他的额头很宽,看起来很硬实,似乎撞在石头上都撞不破;高高的鹰钩鼻泛着油光,像泥捏出来又厚厚地喷了一层亮漆;肩膀更是显得宽,凶猛地架起整个身子,像骑在马上肩膀高高耸起的样子。

他嘴里嘀哩咕噜说着我们听不懂的藏语,急急地,也有些愤愤。

领头的人没打算给我们翻译那些话,只低着头说:“我们到别人家看看。”

——那老人还想解释什么,神情像一个正在堵气的小孩子。我们朝他笑了笑,走出了院子。

尕秀村的主马路漆成了朱红色,走在上面感觉喜洋洋的。路旁,政府为牧民新建的民居,几大排摆成一个矩形,红瓦雕窗。镶了花边的路灯在一旁高高支起,怎么感觉都像是从天而降,整整齐齐落在绿色的草原上,崭新得像微雨洗过的天。

不远处,一位穿暗灰色藏袍的老妇人在自家院子的门口站着。之前看藏族舞蹈,总奇怪妇女的形象大都是弯着腰的,后来才知道,从前藏民的日常用水都是从很远的地方背回家,且都是妇女来背,久而久之,妇女的弯腰便成了一种常态。尤其人老了,腰更是离地近了。这位老妇人正是弯着腰的样子,且银色的头发发辫在阳光下一丝一丝地发着亮。依然像一幅绝美的油画。

那老妇人站在门口的样子,如果衣服再陈旧些则更好。但这念头只能偷偷放在心里,要是让索木东知道,又该说我了:你们总希望多些原生态,不喜欢新农村的新面貌,让你透身穿一件破旧的藏袍,盖着薄被住在一顶透风的帐篷里试试看,不冻死你才怪。

索木东自小在草原上生活,对我们这样的想法甚至有些好笑。

旦正草,这是我在尕秀村见到的第二位老人的名字。带着我们,她安安静静,像时光一样缓缓行走在自家的院子里,左右两侧有好几大间砖墙木檐雕花窗的房子,干净整洁得像刚刚用清水洗过。

旦正草脸上有一种安详,又略略显出对我们这些大惊小怪的人的一丝不屑。83岁了,见过的实在太多,没什么能够影响到她的情绪。况且,现在再也不用经受曾经那些苦,有衣服可以穿得暖。住在不会漏风的房子里。正屋门口墙上挂着的记事本记着政府为贫困户家庭脱贫补助的各种款项。如牦牛藏羊保费补贴、高中生生活费、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扶贫补贴、产业扶贫……细细算一下,即便她平日里偷闲啥也不干,这些补贴也足够她一家人最基本的日常所需了。

却也不能闲着。苦了大半辈子,一闲下来,心里反而发毛。旧时,是和别的牧民一同度过饥寒交迫的日子。如今,是和别人家比日子,谁勤快谁家日子就会像草原的节日一样一年比一年红火。这一院装修一新的房子,每年七八月甘南最美时节,可以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几个月下来能增加不少收入。家里的牛羊大可不必成日里跟着,都随身安装了遥感器,只要在家一遥控,它们在哪面坡上吃草便一清二楚。今年牛羊的价格又格外好,另是一笔大收入。儿子儿媳得空儿便去附近的地方打工,这又是一笔收入。“勤劳才能致富”,这话放在现在这个社会,精确无比。

“政府好不好啊?”有人用汉语对着旦正草的耳朵大声问。她已经有些耳背了。

旦正草还是那样静静地,坐在她家的木制长椅上,侧着头认真听领头的人给她翻译这句话。随之,她脸上的皱纹一点一点地舒展开来,并点着头从嘴里咕哝出一句藏语。

这一句藏语,不等领头的人给我们翻译,我们也都明白了。

此刻,刚刚生着气的那位老人在干什么?他的气消了吗?想起前日在草原曾遇到一位穿藏服的帅小伙,当时我给他传照片时加了微信,后来看他朋友圈,他正在云南四川那些地方玩。朋友圈照片里,小伙子未穿藏服,只穿了普通的T恤牛仔裤,头顶短烫发,一副青春偶像派风格,天天玩得不亦乐乎。我甚至猜想那小伙子正是这老人的孙子,而老人生气也似乎正是为了他。

文章来源:《玉米科学》 网址: http://www.ymkxzz.cn/qikandaodu/2021/0222/740.html



上一篇:拔节
下一篇:自私

玉米科学投稿 | 玉米科学编辑部| 玉米科学版面费 | 玉米科学论文发表 | 玉米科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玉米科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