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玉米科学》栏目设置[09/01]
- · 《玉米科学》数据库收录[09/01]
- · 《玉米科学》收稿方向[09/01]
- · 《玉米科学》投稿方式[09/01]
- · 《玉米科学》征稿要求[09/01]
- · 《玉米科学》刊物宗旨[09/01]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中国农业科学院玉米高质量发展论坛在通辽举行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新华社客户端呼和浩特9月30日电(记者魏婧宇)9月30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玉米藏粮于技”重大科研任务现场观摩会暨玉米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内蒙古通辽市举行。 当日上午,与会专家和
新华社客户端呼和浩特9月30日电(记者魏婧宇)9月30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玉米藏粮于技”重大科研任务现场观摩会暨玉米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内蒙古通辽市举行。
当日上午,与会专家和农业工作者观摩了“玉米藏粮于技”试验区。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李新海介绍,“藏粮于技”试验的目标是用科技破解玉米生产难题,给种粮户提供综合技术方案。目前实验区开展了品种选育、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控技术、籽粒机收技术等相关试验,今年试验田的玉米亩产比去年增收100公斤,每1.5公斤耗水量可生产的籽粒玉米由1公斤提升到3公斤。
当日下午举行的玉米高质量发展论坛上,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就玉米高产潜力挖掘、玉米加工产业发展、玉米秸秆还田、玉米绿色防控技术等课题进行讲座研讨。
我国畜牧业和加工业发展导致玉米需求持续增长,为深入落实“藏粮于技”战略,加大丰产、绿色、高效、机械化技术创新与应用,助力我国玉米产量和质量提升,特举办本次观摩会和论坛。会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主办,通辽市农业科学院承办,通辽市农牧局、科尔沁区政府协办。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新华社客户端
文章来源:《玉米科学》 网址: http://www.ymkxzz.cn/zonghexinwen/2020/1001/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