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玉米科学》栏目设置[09/01]
- · 《玉米科学》数据库收录[09/01]
- · 《玉米科学》收稿方向[09/01]
- · 《玉米科学》投稿方式[09/01]
- · 《玉米科学》征稿要求[09/01]
- · 《玉米科学》刊物宗旨[09/01]
甘肃组建玉米产业企业创新联合体:守好农业“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2020年8月,图为嘉峪关戈壁农业青贮玉米。(资料图) 魏建军 摄 中新网兰州9月29日电 (记者 魏建军)在28日下午兰州举行的甘肃省玉米产业企业创新联合体组建方案专家论证会上,甘肃
2020年8月,图为嘉峪关戈壁农业青贮玉米。(资料图) 魏建军 摄
中新网兰州9月29日电 (记者 魏建军)在28日下午兰州举行的甘肃省玉米产业企业创新联合体组建方案专家论证会上,甘肃省科技厅副厅长葛建团表示,要组建甘肃玉米种质资源与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创新联合体,产出一批突破性玉米新品种,为建设“种业强省”提供科技支撑。
目前,甘肃省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2020年,全省玉米制种面积129.6万亩,产种5.46亿公斤,分别占全国总面积的55.6%和59.7%,保障了全国50%以上的大田玉米用种,具有建成高水平现代玉米制种基地的科技、自然资源和产业基础。
2021年3月,图为张掖国家级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工作人员对玉米种子进行检验。(资料图) 杨艳敏 摄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基础。当地依据《甘肃省企业创新联合体组建与运行管理办法(试行)》,计划组织省内外玉米制种领域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上中下游企业创新资源,组建玉米产业企业创新联合体,实现玉米种质资源原始创新重大突破。
中国工程院院士戴景瑞,长期担任着甘肃省内首个种子行业院士专家工作站——敦煌种业院士专家工作站的首席专家,通过多年的合作,他见证了敦煌种业在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体系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显著成效,也对于以龙头企业为引领的产学研融合体系的创新能力充满信心。
图为张掖玉米制种企业育的玉米种子。 杨艳敏 摄
他表示,聚焦河西地区的优势特色,开展玉米种业全链条创新能力的提升,育种环节与制种环节并举,科技创新与基地建设并重。河西地区的特色优势是“制种”,未来重点发展方向要靠“育种”,发展动能要靠“科技”,发展保障要靠高标准基地建设,四者缺一不可。
戴景瑞建言,要深度发掘育种急需的优异种质资源、优异基因,依托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校融合,建立系统性的鉴定平台和育种信息技术服务平台,加强种质资源创新的方法、理论、装备的研究和发展,培育筛选绿色高产高效玉米新种质和新品种。
甘肃河西走廊属于干旱和半干旱农业区,常年气候干燥、降雨量少,昼夜温差较大,气候条件独特,非常适宜玉米制种产业的发展,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尤其是河西走廊和中部的沿黄灌区,具有优越的灌溉条件,适宜建设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水肥一体化玉米制种基地。
在当天召开的振兴河西国家玉米繁育制种基地座谈会上,甘肃省副省长张世珍表示,甘肃目前拥有玉米种质资源14万余份,要严格按照科学标准进行分类鉴定,全面摸清甘肃玉米种质资源家底。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所有的农业种质资源都是经过长期进化而来的,如果弄丢了就是难以挽回的损失,不能按照现在有没有利用价值来决定要不要保护。”
张世珍建言,要开展组织培养、超低温、DNA等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方法的研究,加强对甘肃玉米种质资源保存和特有抗旱、抗寒等特异性状保存。同时启动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开展种质资源特征特性鉴定、优异性状基因挖掘鉴定等工作,为选育突破性优良新品种提供基础,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和产业优势。(完)
文章来源:《玉米科学》 网址: http://www.ymkxzz.cn/zonghexinwen/2021/0929/1596.html